□记者 王 飞 通讯员 王月月
1940年,359旅挺进南泥湾开荒生产,将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俏江南。2008年,集团公司进入新疆后,高举能源大旗,发扬“南泥湾”精神,将一个个小煤窑改造成为现代化大型矿井,建起了能源新城、丝路明珠。
龟兹矿业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的建设,原来杂草丛生、蚊虫肆虐、人烟稀少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矿区,办公楼坐落在群山之中,女儿河从门前流过,院内绿树成荫,犹如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引得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追寻龟兹矿业的蜕变之路,必须将时间定格在2008年。
那一年,集团公司与原龟兹矿业股东达成股权转让协议,正式控股。接手之初,龟兹矿业东、西井都只是年产煤炭9万吨的小煤窑,生产设备落后、矿井安全系数低、管理混乱。200多人生活的矿区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办公室,电视也无法收看,辛苦一天的职工只能住在地窝子里,冬季零下30多摄氏度也只能用冷水洗漱。想家里人了,必须跑到两公里外的山头上,说到手机自动关机,再摸索着下山。
龟兹矿业生产科科长高凯是2008年招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刚来的时候,县城到矿上的路还没修好,全是石子路,开车从县城到矿上要颠簸6个小时,在那种路上行驶的车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坐了。”高凯感慨地说。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导致当时的龟兹矿业招工难、职工流动现象特别普遍,矿井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008年和媳妇一起到龟兹矿业打拼的开拓一队队长郑彬在6月15日的采访中向记者坦言:“那时候与其他几家挤在一个大筒子房里住,中间只隔着一张布档子。现在不一样了,生活区的家属房条件都超过宾馆了。”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龟兹矿业努力克服土地紧张、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不断加快职工宿舍楼、职工家属房建设进度。2008年以来,矿上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了职工宿舍楼、探亲房、家属房、大学生职工公寓、职工文体中心等,并为房间配备了灶具、家具、有线电视和无线网络。现在的职工宿舍楼可供600名职工居住,民族四合院、家属房有170多间。
家住库车县北山阿格村的龟兹矿业职工玉苏甫·买买提,2009年到矿上当了一名司机。随着矿区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玉苏甫索性放弃了老家的土房子,住进了矿上的家属房。“现在家人都在矿上生活,这里就是我的家。”玉苏甫笑呵呵地说。
在不改变原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该矿党委、团委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在河道中捡石铺路、开荒垦地,组织职工修建了占地约35亩的文化广场,请懂雕刻技艺的职工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刻在广场内的石头上,让职工在娱乐的同时,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他们还在广场内修建人工湖,利用废旧材料在湖边搭建垂钓台、吊桥、蒙古包和凉亭。
如今,矿区文化广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茶余饭后,各种歌舞、健身比赛在文化广场轮番上演。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龟兹矿业在矿区绿化上费了不少心思,选取了白杏、垂榆、白杨等作为矿区主要树种。2008年至今,该矿已累计植树1万多株,其中2014年绿化面积就达8000平方米。
为保证树木存活,该矿为绿化区划分责任单位,组织职工业余时间施肥、浇水。现在,矿区已经变成了“准花园”——花团锦簇,蜂飞蝶舞,草坪如茵,垂柳青翠,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
“不光这些,我们还有效利用空地,搭建起了近1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饲养的鸡、鸭、鹅、羊、家兔总共1000多只,职工们每隔几天,都能在食堂品尝到矿上养的‘野’味儿。”高凯忆苦思甜,边说边笑。
回顾过去,艰辛几许、奋斗几许、收获几许。龟兹矿业坚持用科技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文化留人。不仅用智慧书写了矿山发展的新篇章,而且用行动开创了新时代矿山人的新生活,并将“南泥湾”精神发扬光大,实现着在疆河南能源人的报国梦。